6.深化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大学生骨干为重点,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培养一批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对党忠诚、信仰坚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大学生骨干,并影响带动广大学生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分全国◆■◆★◆、省级、省级以下三级实施■■◆■,健全三级一体化分层培养格局◆◆■■,以各级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为主要阵地,每年培养大学生骨干不少于20万人次。科学设计党性教育、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岗位锻炼■■◆★★◆、对外交流、朋辈教育等培养路径和方式■◆◆■。把握大学生骨干培养的选拔、纪律管理★◆■◆、考核评价、过程跟踪和发展使用等关键环节。扩大工作覆盖,在高校共青团干部◆★■★■■、青年教师中选拔一批骨干作为培养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培养工作◆★。建设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
8.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将面向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高校团组织的最重要职责★■◆■★,突出共青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将从严治团作为组织育人的基础保障◆◆■■,坚持思想建团■■◆、制度治团、纪律管团、作风强团。推进服务型高校团组织建设,发挥校级团委主体作用;强化院(系)团组织建设,明确书记专设,健全内设机构;强化研究生团组织建设,加强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实施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充分发挥班级团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推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创新开展“三会两制一课★◆★◆◆”,注重将主题团日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载体■■★★◆。推进学生社团建团,探索依托学生公寓■★、社区和课题组、实验室等建立团组织,构建“多种模式、多重覆盖”的团建创新机制。着重补齐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团建短板。
23.加强党的领导。各地各高校要将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纳入本地区本学校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总体格局◆■◆★◆,推行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完善党建带团建机制,将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高校、院(系)党组织书记抓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高校党委每年至少一次专题研究和听取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情况,在经费保障、人员配备◆★■、活动场所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及时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创优■■■◆★■。配合教育部门创新创业教育◆★,积极发挥共青团在赛事开展、培养引导★◆、奖项激励、平台搭建的优势和作用,办好◆■◆◆◆“挑战杯”“创青春”等品牌赛事★◆■★,完善“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表彰项目体系■★★,发挥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大学生青创板等阵地载体作用,深化KAB创业教育,举办创业实训活动,开发推广创业系列◆◆◆◆“慕课”■★。着重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上下功夫◆■★■■,服务引导广大学生在学业学习和综合发展上创先争优■★★◆■◆。
2.加强和改进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落实习青年工作思想,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适应共青团深化改革新形势■■★★◆、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发展、大学生新特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紧紧围绕共青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引领大学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进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努力成长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15★■◆★★.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发挥团学组织优势◆◆■◆■,围绕学术科技★★◆■■、文化艺术、公益服务等主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深化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将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积极参与文明校园创建,强化校训校歌校史的育人功能,从班风、舍风抓起◆★★,营造良好校风和学风。加强对团学组织负责的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和读书会★■★★、学术沙龙及所办媒体的规范管理。
4◆◆◆◆★.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持续深入开展高校共青团学习宣传贯彻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四信■■◆★◆”活动★◆■★,以◆★◆“四进”为手段,以◆★■“四信”为目标◆★■,通过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支部、进社团◆★■★、进网络、进团课”,引导帮助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牢固树立对党的科学理论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念◆◆、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进对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切实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学习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与信仰对话■◆★■■”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帮助大学生遵循“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要求,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筑牢为“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而奋斗的思想基础★◆■,用青春梦激扬中国梦■■■★★★,以实际行动实现人生理想。
1.加强和改进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基本方针原则和工作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高校共青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参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共青团的核心使命任务■■◆■◆★。长期以来,在党的领导下,高校共青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力军■◆◆◆★■,紧紧围绕为党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面对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面对经济社会变革发展带来的新形势新挑战,面对网络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新情况新课题,面对大学生日趋多样的价值取向和发展选择■■,高校共青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有效覆盖面仍有较大差距★★■★,对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亟需增强★■◆■★,干部队伍的理论素养★◆◆★、工作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等等。高校共青团要从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度,切实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大思政”工作格局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努力做大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好伙伴★★■,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9.加强团员先进性建设。按照坚持标准、控制规模、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要求,做好团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团员在广大学生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学习习讲话 做合格共青团员”教育实践并推动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广泛开展共青团员先锋岗(队)创建,选树宣传团员先进典型,引导团员增强团员意识和先进性、光荣感◆★■◆★◆。在党组织领导下切实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人选”工作。
21.关心帮扶特定学生群体。及时关注和推动解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成才发展等方面的困难需求。抓住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等工作重要时段,帮助新生做好学习规划、融入校园生活,帮助毕业生掌握政策信息◆■■、提升就业技能并引导他们到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及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发展■■。加强对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问题、人际沟通困难、上进心不足及毕业未就业等大学生群体的帮扶,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开展“千校万岗■★”高校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行动★■◆◆、心理阳光工程■★■◆、学生导师计划和节假日送温暖等工作◆■◆★◆。注重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联系服务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重视做好在内地高校学习的港澳台侨学生工作,引导他们增进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意识。
10.加强学生会和研究生会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和研究生会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会组织的自身建设改进◆■◆、工作活力提升和工作方式创新。指导和推动学生会组织改革,依法依章程有效开展工作★★◆。明确学生代表大会、学生会组织在学校治理中的合理地位和职责,切实发挥学校党政与广大学生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22.代表和维护大学生权益★★■★。通过“青年之声”“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校领导接待日”“职能部门交流会■◆◆◆”等渠道,依托网络新媒体平台,充分发挥学生会组织在权益维护方面的功能作用,及时听取、收集并推动解决涉及学生切身利益和普遍诉求的问题。推动学生参与校园民主治理,不断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团员代表大会制度,完善校务委员会等学校重要议事机构学生代表席位等制度。对接校内外权益工作资源,依托律师、心理咨询师、青少年事务社工等专业力量,针对信贷诈骗、就业培训劳务纠纷■★★★■、人身及性侵害等侵害学生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提供法律、心理服务和个案援助帮扶,规范团学组织对权益个案的介入、转接与处置流程■■◆■◆★。与政法机关专门力量合作开展“法治进校园”宣传教育和禁毒防艾等专项宣传教育◆■★★◆■,培育发展相关大学生社团,增强大学生守法用法和自我保护意识,营造远离毒品、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
17◆★◆★◆.加强工作阵地平台建设。树立互联网思维,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推进网上共青团和网上学联(学生会)建设,积极参与“易班■★”推广行动计划和中国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不断扩大网络育人阵地的参与率和覆盖面,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更新更活■★★■◆。推动高校普遍开通“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加强内容体系、服务能力、使用环境等建设,加大品牌传播力度★★■,推动工作提质增效★★◆◆。推进■★★“智慧团建◆★◆★”系统建设,促进各级高校共青团组织自身建设实现互联网转型,加强对团员学生的网上组织动员和联系服务。提升高校团学组织“两微一端”的平台建设水平和工作联动水平,探索在大学生聚集度高的网络空间开辟新的工作阵地。
16★◆★◆■■.正确发挥学生社团的应有作用。贯彻落实《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引导、服务和联系,促进学生社团规范有序发展,严格执行学生社团登记和年检制度,为学生社团搭建文化成果展示、优秀社团遴选、骨干人员培训、合作交流组织等阵地平台◆◆★■,支持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鼓励支持理论学习等思想政治类社团,积极倡导学术科技类、创新创业类、志愿公益类◆■■、自律互助类社团,正确引导文化体育等兴趣爱好类社团◆■■◆★◆,规范管理网络新媒体社团。切实加强对来自校外支持学生社团开展调研、交流、访问、培训等活动的审核和管理★■◆■★。
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认知◆★◆★◆★、践行、传播 引领等环节入手,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每年春季■■★◆◆、秋季开学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月”■★,引导大学生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实践养成,构建和深化校内学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等践行载体,引导大学生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培养良好个人品德和诚信品格。加强榜样引领,开展向上向善好青年、大学生年度人物★■◆★、大学生自强之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和优秀集体等遴选活动,倡导基层团组织广泛选树宣传勤奋学习、爱国奉献、道德践行、创新创业★★★、志愿公益◆◆◆、自立自强等各类学生榜样。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推动各族大学生交往交流交融 深化拓展高校共青团与军队英模单位共建共育工作。
7.构建和完善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充分发挥团学组织对大学生的组织吸纳、组织规范和组织提升等作用。在高校党委领导下,构建“一心双环■■★■■”组织格局,以团委为枢纽和中心◆★★■◆,以学生会组织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主要学生组织,以学生社团及相关学生组织为外围延伸手臂◆■◆◆★■。加强和改进团组织对学生会组织的指导◆★■◆★★,高校的各级学生会、研究生会由同级团委归口指导。高校团委履行对学生社团的主要管理职能■◆★◆★,设立专门机构指导和管理学生社团工作◆◆◆,学生会组织配合团组织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服务和联系■■◆◆■★。
26◆■■◆◆.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将共青团干部纳入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完善选拔、培养、激励机制◆★,在津贴补贴、保障激励■◆★、职级职称晋升等方面与辅导员队伍实行同等待遇。落实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要求,打造专职、挂职◆◆◆◆■、兼职相结合的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引导帮助高校共青团干部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做到坚定理想信念、心系广大青年、提高工作能力■◆★◆、锤炼优良作风,努力成为党的青年学生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完善全国★◆◆◆■、省、高校分级培训体系,帮助高校共青团干部掌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增强意识形态工作本领。抓好常态化下沉基层、直接联系青年、向基层服务对象报到和“驻校蹲班”等工作落实■★■◆。切实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选拔考核、培养使用、淘汰退出等机制,打造信念坚定◆■■◆◆、品学兼优、朝气蓬勃、心系同学的学生干部队伍。重视做好青年教师工作,并将青年教师作为开展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普遍成立高校团委统一领导下的青年教工团组织,倡导和探索成立青年教师交流联谊组织,加强联系、服务和引导。推动青年教师发挥专业特长,参与支持共青团面向学生开展的思想引领、实践实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和社团指导等工作■■■◆◆■,青年教师指导学生的工作情况、获奖情况应计入教学工作量。
11★◆◆★■◆.推行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围绕高校育人的中心任务★◆,在引导大学生坚持学业为主的同时,针对创新创业创造、社会观察实践◆★■◆◆、社会工作锻炼、身心素质拓展、志愿公益、兴趣培养和社会参与等普遍需求★◆■,借鉴第一课堂的模式机理,加强与学校相关部门◆★■、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以及社会机构合作,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并客观记录◆★◆★■、科学认证大学生的参与经历和成果■◆★★■◆,推动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规范化、课程化★■■★◆、制度化,促进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发挥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和支撑作用◆■★◆★★,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
24.加强团教协同。高校共青团要主动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大局下谋划和推动工作。加强共青团与教育部门的协同,各地各级教育部门与共青团组织结合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加强沟通合作、信息交流、资源共享◆★■◆◆◆、阵地共建,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融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局。加强高校团组织与校内有关部门的协同,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大局,共同设计和深化拓展共青团第二课堂活动,协同做好青年师生管理服务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全面贯彻《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12.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每年集中开展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改进组织方式和动员机制,带动省★■◆、高校■■★◆★■、院(系)等各级团组织工作开展,提升活动的覆盖面、规范化、专业性,引导帮助大学生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全面提高素质、坚定理想信念★◆◆。拓展工作领域,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战略、结合地区特色实际、针对大学生需求,组织开展助力脱贫攻坚、“一带一路”调研★■、革命传统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防教育等专项实践活动。以实施中央国家机关大学生实习计划(“紫光阁★★”实习计划)为牵引,推动各地各高校积极争取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支持,为大学生实习实训争取资源、提供岗位。
13.大力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推动高校全体学生团员实名注册成为青年志愿者,深化志愿服务实践,在志愿服务中亮出团员身份,充分发挥团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鼓励和引导乡村志愿支教活动。深化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关爱农民工子女、阳光助残等重点品牌项目。加强志愿服务项目供需对接管理★■■★◆★,组织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积极开展重大赛会■■■、扶贫助困、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健全学雷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将志愿服务作为班级团支部基本职能,扶持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类社团发展■◆★◆★,鼓励志愿服务学分化■◆◆,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日常化、便利化开展。
3★■◆.加强和改进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1)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健全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始终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为高校共青团的核心任务★★◆■。(2)坚持围绕高校中心工作,服务育人大局■★■■■,立足工作基础和实际,发挥高校共青团在第二课堂中的独特作用■★◆◆◆■,形成组织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合力。(3)坚持全团齐抓共管、全方位融入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校共青团各项工作和建设的全过程各环节,深化重点品牌工作,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工作体系。(4)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共青团工作规律,注重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注重对青年教师的联系■■★■、服务和引导,着力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5)坚持将加强组织建设作为高校共青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最基本最直接的抓手,不断提升基层组织活力,努力实现思政工作到支部、思想引领面对面。(6)坚持改革创新和从严治团,深化高校共青团改革攻坚,全面落实从严治团要求◆■■,继承发扬优良工作传统★◆★★,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增强工作的时代感、亲和力和实效性。
14.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参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组织开展■◆■◆★★“中华学子青春国学荟”,扶持国学类学生社团,利用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帮助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公祭仪式等★■◆■◆,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载体★★,设计开展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党史国史★◆■、近现代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8.加强网络内容产品建设。提升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应用的协作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注重在学习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服务大学生成长、传播主流价值等方面,运用文字★■、图片★■★◆◆■、音乐、视频、动漫等多种形式开发贴近大学生特点◆★◆、传播力强的优质内容产品。坚持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充分发挥基层团学组织积极性创造性,建立健全高校共青团新媒体产品研发和共享平台。
27.加强制度机制建设。研究制定大学生一体化分层分类思想引领工作大纲,遵循大学生成长和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改革创新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面向不同阶段学生、不同类型学校■★◆★■、不同精神需求的目标内容路径方法。健全常态化、专业化调研机制,了解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并做好有针对性的引导。加强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工作研究,丰富完善高校共青团工作制度体系,加强工作的知识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综合运用党政评价、师生评议、互学互评★■◆、第三方测评等方式,建立健全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评价考核制度。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团委、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委、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全面贯彻《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现就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19★◆■★■■.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将做好共青团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作为落实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任务,着力发挥高校共青团在清朗网络空间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加强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高校网络文明促进会★■、专业工作室等队伍建设★◆■,注重抓住重要契机策划设置网络话题◆◆、进行网上主题宣传■◆★,带动广大青年师生在网络空间传播青春正能量。建立健全高校党委宣传部门统筹下的团学组织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机制。
25◆◆■◆■.加强全团齐抓共管■■★★。强化团内组织、宣传、青年发展、基层组织建设★■■、统战★★、权益、社会联络、国际联络等部门以及青年教育、青年研究★◆◆★★、青年服务■◆■、新闻宣传等单位对高校共青团的支持。团的领导机关有关负责定期到高校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掌握青年师生思想状况,讲团课、作交流■★★,对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各省级团委将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建立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研究部署和督导落实。各高校团委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承担起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职责,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深入研究探索工作规律,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